主页 > 媒体报道 >

4种方式判断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

来源: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时间:2021-04-28

  脑瘫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患儿康复难度较大而已,所以应该尽早治疗,切勿拖延耽误。以下为大家介绍4种方式帮助判断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以及脑瘫治疗必须坚持的6大原则。

  方式一:母亲孕期及产时的高危因素

  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检查是否发现有脑瘫的高危因素。

  如怀孕期感染、风疹、严重妊高症等;

  小儿出生时窒息,早产儿,严重黄疸;

  小儿出生后颅内出血,或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

  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这些因素,说明孩子可能患有脑瘫。

  方式二:总结1~12月脑瘫异常情况

  1个月: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持续 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重度脑损伤,弱智及肌肉系统疾病。

  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 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头围异常:脑损伤往往有头围异常的情况 。

  2-4个月:

  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不笑: 2个月不能微笑, 4个月不能大笑。

  手握拳: 如果 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身体扭转: 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头不稳定: 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斜视: 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不能伸手物:如 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不能翻身: 3个月左右不能翻身。

  5-6个月:

  注视手: 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 4个月时反应迟钝, 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7-10个月:

  脑部损伤较轻者,前半年往往表现不是很明显,在婴儿后半期有异常表现。

  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不使用下肢: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

  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手指不会做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 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

  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

  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10个月以后:

  使用脚尖站立。

  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流口水及 "吃手 ":12个月以后有诊断价值。

  方式三:中医角度看早期症状

  中医眼中对脑瘫这个疾病除了医学上公认的原因外,认为它属于中医学中“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

  其基本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属中医“五迟”;

  头软无力,不能竖头,手无力,不能握拳,下肢痿弱,口唇软无力,不能咬咀,皮肤松缓,肌肉软不长,属中医“五软”;

  其症状为头项硬,手硬,足硬、口硬,肌肉硬,称为“五硬”。表现为两肢内收后旋,肘、腕、指间关节屈曲,双下肢伸直交叉,尖足、“剪刀样”姿势。

  这是由于小儿在宫内发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肝肾亏损,精髓不足,最终出现“骨软”症状;由于先天的不足,导致后天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后天失养,肌肉萎缩或皮肤松弛;或出生后肝血肾精不足,筋骨失养而痿弱;最终脑失所养,形成脑瘫。

  方式四:从临床症状表现判断

  (1)小儿脑瘫早期症状

  1.太闹人:易激惹、持续哭闹、睡眠不安等。

  2.太安静:对外界不理不睬,过分安静。

  3.太难喂:吸吮困难,呕吐频繁。

  4.太难带:护理困难,肢体僵硬,翻动如滚木样。
       5.太难看:握拳头、“飞机手”、“芭蕾脚”等。

  (2)小儿脑瘫临床表现——脑瘫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比同龄正常儿童差。

  如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角弓反张、少动或过多乱动;喂奶时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经常呛、噎、吐奶;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2-3个月时,还不会笑、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个月还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另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

  (3)还有些异常的动作或姿势

  如流口水、颤抖;在学站时、两腿并拢,双脚总是脚尖着地,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等,这些都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动作或姿势。

  温馨提示

  总之,无论用那种方式判断,都是根据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各种不同姿势,并结合母亲在怀孕时及产时的高危因素,便可早期发现,并应尽早去医院神经科检查,尽早诊断,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推荐医生

吴敏主任医师

简介: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已40余年,善用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各种儿童行为发育类疾病和疑难杂症...

立即咨询

张青龙主任医师

简介:从事儿科专业临床和科研工作近30年,张主任家传六代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疾病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立即咨询

025-8881 6161一键通话

为儿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