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脑瘫患儿常伴有各种疾病。以下是脑瘫儿童伴随的几种疾病的清单。
(1)运动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手不会抓东西,脚不会走路,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来,不会站起来,不能正常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稳定性差,3个月后仍不能头直,习惯于一侧,或前后左右摇晃。孩子们不喜欢洗澡,而且很难分开拳头洗手。
(3)智力迟钝:智力正常儿童约占1/4,智力轻度或中度缺陷儿童约占1/2,智力严重缺陷儿童约占1/4。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结巴。
(5)视听觉障碍:在斜视和声音节奏识别方面最常见的困难。
(6)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褶皱。口腔功能障碍,有时面部和舌头肌肉痉挛或不协调的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难以闭口和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顽固、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强迫、自伤、攻击行为。
(9) 39% ~ 50%的脑瘫患儿因脑内固定病变而发生癫痫,尤其是严重智力迟钝的患儿。
在治疗脑瘫的过程中,只有科学才能避免走弯路
我们发现有些患者的家长在寻求治疗的时候盲目地听取各种治疗方法。例如,他们一个月在这家医院治疗,下个月在另一家医院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对病人的病情根本没有帮助。还有家长迷信医生,认为打针药也能治好,其实没有真正有效的药。上述现象不仅是部分患者家属的错误认识,也是临床科室的一些局限性。患者“看什么主体就是什么主体”,治疗难免“碎片化”。
那么如何科学正确的治疗小儿脑瘫呢?那治疗呢?
目前,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以康复训练+手术+康复训练为基础。治疗主张首先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避免进一步加重畸形,并为手术创造条件。
对于适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缓解肌肉痉挛,从根本上解决患者肢体畸形;如果孩子的畸形在手术后没有得到缓解,大多数时候需要骨科手术;最后,要根据医生的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巩固手术效果,尽可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