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媒体报道 >

低智力儿童一般有哪些表现?

来源: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时间:2021-05-29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孩子的低智商让他们感到绝望。其实,只要及时治疗,弱智儿童也可以正常、安全、健康地度过一生。低智力儿童一般有哪些表现?

  第一、多动、注意缺陷

       异常行为的儿童智力低下,大脑发育迟缓,自我控制能力差,大部分表现为注意缺陷,也有一些伴多动,男生较多。主要表现为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特别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力;
       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干扰,不能一直坚持做事,而有些弱智儿童的异常行为即使是3、5分钟不缺席也很难做到。伴随多动行为,在课堂上在椅子上扭动,手脚不停,不能坐着不动,喜欢说话,往往会影响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的学习。

       第二、性行为异常

       从正常儿童心理发展,一般3 ~ 5岁儿童开始关注两性之间的差异,正常3 ~ 5岁男孩可以展示他们的生殖器很感兴趣,很好奇,总是好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强道德意识,社会实践中,这种行为会逐渐消失。
        而智障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尤其是年幼或智障较严重的男孩,多有玩弄外生殖器的行为,即使是在场地和时间上。精神发育迟滞的女生被发现有“夹腿综合征”的异常行为,表现为两腿对外生殖器的刺激夹紧和摩擦,但比男生少。像接触、接近异性同学或老师的弱智学生也比较普遍。

        第三、退缩行为

        退缩行为在正常学龄儿童中也比较常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较低的和年长的孩子的异常行为智能,特别是重学生常常显示退出行为,如胆怯、害羞,低下头,在一个小声音说话,不敢与人交流,害怕见陌生人,害怕去陌生的地方,太过重视亲戚,和其中一些墙,逃跑和其他方法。

  第四、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不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的行为,如说谎、逃学、偷窃、作弊、故意闹事等,一般见于轻度弱智学生中,男生较多。如果不注意正确引导,成年后很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其行为偏离社会行为规范,甚至做出危害他人生命、财产或社会安全的违法行为,后果严重。

       第五、异食行为 
 
       异食行为是吞咽非食物性物质如油漆、石膏、头发、玩具上的污垢等的表现,因摄入不同的异物导致不同的消化系统问题。

推荐医生

吴敏主任医师

简介: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已40余年,善用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各种儿童行为发育类疾病和疑难杂症...

立即咨询

张青龙主任医师

简介:从事儿科专业临床和科研工作近30年,张主任家传六代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疾病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立即咨询

025-8881 6161一键通话

为儿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