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在医学上称之为脑性瘫痪,常见于新生儿,它的出现会导致患儿运动、姿势等身体功能障碍,严重时会造成终身残疾。脑瘫的早期表现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很多患者错失了治疗良机,那么家长该如何察觉呢?
脑瘫的5种症状
一般来说,小儿脑瘫的发病率为3‰~ 5‰,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概率。有脑瘫高危因素(如出生窒息)的患者发病率较高,可达一般发病率(3%以上)的10倍以上。如果他们同时有以下4种症状,就说明他们很可能患有脑瘫。
1. 吃的少。吞咽功能差,不查乳,不吸吮,吸吮能力差,喂养时间长。
2. 太安静或太吵。尤其是长时间哭泣,除了脑瘫外,长时间哭泣还会影响孩子的呼吸。如果哭闹的原因不明,最好去医院,或者孩子特别“安静”,不会哭闹或制造噪音,这也需要更多的观察和注意。
3.不理人。如果孩子不能对父母的挑逗或宠物、玩具等物体做出反应,就要注意自闭症和脑瘫等疾病。
4. 身体是硬的还是软的。排除小儿抵抗力等因素后,若抱着小儿可感到小儿四肢硬如“棍”或“软”,同时有惊厥、角蒂倒置、拇指肾上腺、缺钙等异常表现因素,还要考虑脑瘫等疾病的可能性。
5. 发育迟缓。一般儿童可能在1个月内与标准有偏差,这是正常范围。如果孩子发育不良,因为一些疾病因素,通常会有一个多月的延迟,大部分的身体语言,情报和其他问题,这种情况除了考虑一般发育不良,而且还注意到可能遭受精神发育迟滞,脑瘫和其他疾病。
除了早期发现脑瘫,早期治疗也至关重要。因为脑瘫并不是一种可以完全康复的疾病,但可以通过早期干预使儿童过上正常的生活。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并与同龄孩子的父母进行讨论和比较。如果孩子被发现有这些异常,他们应该尽快检查。如果他们被诊断为脑瘫,应该及时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