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引起的问题有三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和身体障碍;这三种类型也是脑瘫的主要表现。
那么,在脑瘫的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的错误是什么呢?
脑瘫的诊断和治疗有哪些误区?
1、 当早产儿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同龄正常儿童时,如翻身、躺着、坐着、站着、走路等,往往简单地认为是早产所致。
孩子会随着自己的自然生长发育慢慢恢复,往往会采取“观望”的态度。
2、 当孩子出现脑瘫早期症状时,如头后仰、四肢僵硬(肌肉张力增加)、易惊惶失措、哭闹异常、哺乳困难,家长往往认为孩子胆小、怕生,或者干脆认为孩子因缺乏专业知识而虚弱。
3、 家长普遍认为脑瘫是智力低下。其实脑瘫不一定是傻儿子。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它不影响儿童的智力。
4、 一旦确诊为脑瘫,家长的普遍做法是四处求医,妄想只能通过“打针药”康复孩子的脑瘫。
许多偏远地区的父母在药物治疗上花费过多,这耽误了孩子比较好的治疗时间。
5、 有的孩子明确诊断为脑瘫,家长无法面对现实,误以为脑瘫是先天性疾病,是不治之症,放弃治疗。
或者短期治疗,不能坚持康复,导致孩子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其实,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康复脑瘫。
6、 在治疗过程中,他急于求成,不能长期坚持康复。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做康复训练,坚持一个月,没有效果,完全放弃。
以上是脑瘫治疗误区的总结,希望大家能注意防止误诊误治给脑瘫家庭带来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