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姿势异常和力量异常。所谓非正常力,就是说你不能强迫你应该强迫的地方,但你可以强迫你不应该强迫的地方;异常姿势是指异常用力造成的图像结果。受力异常越严重,姿势异常越严重。脑瘫儿童存在四种能力缺陷:平衡、协调、支配和控制。
对于脑瘫儿童的治疗效果,首先要了解脑瘫儿童的三个共同特点:
1.胆小的
主要指痉挛性脑瘫。由于儿童运动神经元的高度兴奋,它表现为在最轻微的声音下颤抖,在最轻微的刺激下全身紧张。胆怯不是先天的,而是一种病理现象。这类儿童在半年大时应尽量避免受到刺激。半年后,他们可以得到适当的刺激,如用手触摸或用声音反复刺激,以逐渐锻炼他们的勇气。
2.强依赖
儿童的依赖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总是觉得依赖物品是安全的。第二,因为父母太娇惯了,孩子慢慢有了依赖感。当我们训练孩子时,我们尽量不使用辅助设备。原因是为了避免儿童对设备的依赖。在训练过程中,医患一对一的徒手训练迫使孩子积极完成所需动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孩子自身潜能,保证训练效果。
这对儿童的功能恢复非常重要。临床上,一些儿童一旦改变原有的训练环境和辅助设备,就会失去原有训练环境中激活的功能,这主要是由依赖性引起的。一旦形成这种依赖关系,就需要很长时间来纠正它。
3.少睡
由于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脑瘫患儿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可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镇静药物,如中药、熟枣仁、合欢等,痉挛越严重,睡眠越少,因此必须让儿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缓解痉挛,增强体质。
一些家长看到许多孩子进步很快时会生气。事实上,这是没有必要的。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治疗效果,尤其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脑瘫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来自最亲近的人的心理支持,以使儿童更有信心坚持治疗。在这个问题上,应强调以下几点:
1.父母应该消除误解,不要对孩子的待遇期望过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脑瘫康复治疗的渐进性;我们应该看到脑瘫不是感冒和发烧。吃点药就行了。这孩子的康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一个孩子有一种情况,没有两个孩子有完全相同的情况,情况的严重性必然导致康复效果的差异。儿童的基础、合作程度、智力和体质也存在差异,这也会导致康复效果的某些差异。
3.家长在培训中的合作是否到位。一些家长认为在治疗期间进行训练是可以的。他们没有耐心,也不想训练他们的孩子。这必然会影响儿童的康复效果。
4.家长配合培训的方法是否正确。一些家长看到其他家长或治疗师培训其他孩子并向他们学习(不清楚每个孩子的情况是否不同,培训方法也不应该相同),导致孩子在培训中异常劳累。
5.父母的期望是否科学。如果家长急于成功,一味认为效果太慢而责骂自己的孩子,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成功,就会让孩子厌烦,不愿意训练,影响治疗效果。
6.家长是否选择合适的培训计划。家长应该选择更容易的项目来配合培训,练习更多的基本项目,不要练习治疗师和家长所做的事情。因此,基础和效果将是脱节和重复的。
7.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因为脑瘫的功能恢复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不明显、累积的过程。如果父母不仔细观察孩子的康复情况,很容易忽视孩子功能的某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