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皱眉,这不一定是脑瘫。我们知道,宝宝小的时候,神经系统的发育并不完美。有时会有一些无意识的行为。随着宝宝年龄的逐渐增长和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改善,其中一些表现会逐渐好转。当然,如果有其他一些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警惕脑瘫的疾病。
脑瘫的早期症状
1.手足型:
它通常表现为四肢、头部、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紧张和兴奋加重,安静减轻,多动症在睡眠后消失。
多动症的症状在意识运动中尤其明显。举个例子,拿东西的时候,你不能顺利地摸到它,但是你的上肢抬高或向后伸展,发抖,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动增加,表情怪异。合作运动能力较差。由于累及面部肌肉、舌肌和声带肌肉,常伴有语言障碍。
2.痉挛型
脑瘫患儿多属于这一类型,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双大腿外展困难,膝关节屈曲不易伸直,腓肠肌收缩,导致跟腱挛缩。直立时,下肢伸直、内收、内旋,两腿呈剪刀形。行走时,步态呈“剪刀状”痉挛性瘫痪,脚趾着地。上肢屈肘、腕关节。
3.共济失调型
本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征象,常见眼球震颤,辨别距离差,步态不稳,颤抖和有意震颤。肌张力低,肌腱反射不高。
4.其他类型:
(1) 强直型: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如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无腱反射亢进。
(2) 低张力型:以低张力为特征,但肌腱反射存在或增加。
(3) 震颤类型:静态震颤,与锥体外系受累有关。
5.脑瘫患儿多为大面积脑损伤所致,故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较为常见。例如,25-80%的儿童有智力障碍;25-50%的儿童并发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