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症状往往伴随着身体活动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是整个家庭的巨大负担。因此,对于脑瘫疾病,应尽快进行干预,以改善脑瘫的肢体功能。那么,早产儿脑瘫康复训练的内容是什么?
1.头部控制培训
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学会仰视是学习其他活动的主要前提。训练时,握住孩子头部两侧,使头部稳定地保持在直立的中间位置。大部分时间在坐姿上,当头部习惯保持正确姿势时,孩子的躯干可以前倾,两侧可以倾斜,这样他就可以学会控制头部,保持头部的稳定性。
2.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
最好以稳定的姿势进行,重点纠正脑瘫儿童上肢痉挛的模式。一只手握住孩子的肘外侧,另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抬起并绑架他的手臂。肩膀向外转,手心向上伸直肘部。鼓励孩子们把手放在胸前,用手指玩耍,抓住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玩具。
3.下肢运动
A.赤脚走在体操镜前,或在地上走两条平行线;B下蹲运动、跳跃运动、单腿站立运动、膝伸屈运动、脚背伸运动;C练习在平衡木上行走。部分患者需要家属协助或下肢支撑锻炼;D流口水的人一天要做一百次吞咽运动。有语言障碍的人练习用最简单的句子说话,特别注意配合音乐练习大声唱歌。为脑瘫患者学习和锻炼唱歌真的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和智力。
4.饮食训练
应鼓励儿童独立进食,这对提高儿童手的灵巧度和上肢的运动能力非常有益。对于吞咽功能良好的儿童,进食训练最好在坐姿进行。手抓能力差的孩子可以用辅助器具吃饭。
5.脱衣训练
这种训练是为了让孩子逐渐穿脱衣服,提高自理能力。
6.平衡协调训练
平衡与协调是运动稳定性的前提。可使用平衡板、球、滚轮等仪器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儿童可以及时调整姿势,提高反应能力和控制头、颈、躯干及平衡协调动作的能力。
在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时,家长要有耐心,孩子要努力(配合),医生要有决心、全心全意,孩子的康复指日可待。家长应该用语言来指导脑瘫儿童,因为脑瘫儿童的信息反馈比较慢。大量的实验证明,家长在训练的同时运用语言进行刺激的效果是明显的,同时可以提高语言和智力。